無愧于金字招牌,評美國ARC四路功放4200SE
從網絡上或者朋友的口碑中來看ARC的產品,對它的簽名版SE系列的功率放大器似乎都情有獨鐘。今天我們就來深度解剖一下這個簽名版系列的四路功放4200SE。
Robert Zeff的簽名
如果你是一個對汽車音響的資深人士,我相信你一定聽說過Robert Zeff,因為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了一個優秀汽車音響產品的代名詞,在國外稱之為汽車音響的教父。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,Zeff就為ARC汽車音響研發了一系列優秀的功率放大器。時隔近20年,Robert Zeff為ARC研發了旗艦級產品,并用Robert Zeff自己的簽名來命名這個系列的產品。從SE系列的產品說明書里看到,Zeff特意強調,這個系列的產品,可以說是他所有設計的功放產品以來最好的。從設計師自己都推崇的功率放大器,的確讓我們這些汽車發燒音響界的老油子們都怦然心動,就想看個究竟。
在測評這臺功率放大器的時候,美托聲頻的陳總告訴我,日本最新一期的《AUTO SOUND》將ARC簽名版系列的4100SE評為GRAND PRIX獎(日本汽車音響界的最高獎項格蘭披治獎)。這臺功率放大器與我們今天評的4200SE其實是兄弟倆,都是簽名版里的四路功率放大器。SE整個系列有四路功放兩個型號,兩路功放三個型號以及四歐狀態下1200W的單聲道功放4000SE。我挑選4200SE來測評,主要是它最有代表性,單聲道可達110W的輸出,這表示功率輸出強勁,另外還有復雜的前級處理部分等。
從外觀來看,ARC的功率放大器在造型上來說中規中矩,典型的不是以外觀見長的產品。我估計這也可能和ZEFF這個老頭的思路有關,不屑于以外觀來吸引眼球,這更彰顯在音質表現上的足夠自信。功放拆箱后拿到手里的重量感超出了外觀的想象:狹長外觀的設計,兩邊黑色并以圓弧倒角,使外觀看起來纖長窄小,但是實際拿到手里,卻很有重量感。
功放的功能設計上非常簡潔,電源部分與信號輸入輸出部分完全分開。正看功放,右端是電源,可以接4G的電源線,左端是信號輸入部分與喇叭接線部分,喇叭線最粗可接10G的喇叭線。電源與輸出分離,這與傳統的設計稍微有點區別。而外觀點綴之筆在于兩點:一個是正上方透光的藍色ARC標志燈飾;另外一個是兩側檔板附加兩裝飾鋁板,是有鐵質擋板后再另加上去的。
評美國ARC四路功放4200SE3
前級可調功能異常強大
看到外觀,我們可能都在想功放的調節功能部分在哪里呢?打開正上面的鋁質原色裝飾鋁板,這款鋁板一方面起裝飾作用,另外一方面就將所有可調功能鍵全部隱藏起來。
從調節的功能來看,這臺功率放大器,可調的功能異常強大,幾乎可以包括你所想要的所有功能。例如,可以將功率放大器設成2,3,4聲道工作模式,可以橋接,低通,帶通與高通濾波網絡,低音EQ,分頻斜率可選等。幾乎你所能想到的功能,這臺功率放大器都有了。而這臺功放讓我最意外的還有功放的每個聲道都有獨立可調的增益。這種功能就要求調音技師有更高的水準:要么使用高品質的萬用表,或者是示波器等來使每個聲道的增益最佳匹配;當然如果你覺得你的耳朵水準高,可以聽出每個聲道細微的電平差也可調節各聲道之間的平衡。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,由于單個聲道的電平都可以獨立調整,那么聲道之間的電平差將不復存在。這對于汽車環境這種非對稱的聆聽位置來說,這樣的功能,剛好解決了這種結構性問題。
左側的檔板有3組RCA接線端子,其中輸入的兩組RCA連接主機的前后兩組輸出端子,第三組是信號輸出端,如可以連接到低音系統功率放大器。平衡式輸出就用RJ45的計算機用連接卡頭,接線方式符合EIA/TIA 568B的線束顏色管理規范,即許多網線的連接標準,這也就是說,使用連接件,就可以與原車主機或者后市場的主機與功放的平衡式輸入直接連接。第三個接口是數字式音量線控的接口。
評美國ARC四路功放4200SE5
零件愈少聲音愈好?
打開4200SE的外殼,我們終于可以看到機器的內部,首先看到的是內部密密麻麻的電子元件,許多人可能認為多一個晶體就是多一個污染,多一個電容就是多一個限制,多一個電阻就是多一個壓縮……。那么到底零件要多少才是最好?零件少真的比較好嗎?昂貴的零件真的可以使聲音等值的提升嗎?一般而言零件使用的多寡取決于放大架構的復雜與否,先前我們提到復雜線路幾乎被認定是使聲音劣化的原罪,因此連同看到PC板上滿滿的零件也被認定是復雜線路,每個人心里開始盤算著訊號經過這么多零件,聲音肯定被嚴重的污染、壓縮。
評美國ARC四路功放4200SE6但從4200SE在設計上并不是每一個零件都會流過聲音訊號,有一部份零件是在提供主放大器有更良好的工作條件,有一部份則是使線路更穩定。這些輔助電路,沒有絕對的立場使聲音變好或變不好。零件確實會改變訊號,零件與零件間各別特性的交互影響確實會使問題變得更復雜,這并不代表零件少問題就會少,反到是如果零件少,零件的先天因素已決定一切,無法透過修正使失真降低,結果我們聽到的是染色嚴重的聲音。如全對稱與非對稱線路在同樣放大級數之下,全對稱顯然要比非對稱的零件多上許多。但在失真方面只要經過配對,全對稱的失真也比非對稱低上許多。至于昂貴的零件其特性不見得就是好,也不見得就適用。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比較有身價,能創造出更多附加價值。但不可否認有些零件的確非常好也非常貴,只要懂得運用確實能有更上層樓的效能。所以功放設計的重點是要懂得電路的優化設計,才能夠做到葉綠花紅。
彰顯功力的微處理電路
我們來看看4200SE的電路設計,打開機器我們可以看到,4200SE所應用的電子元件水準非常高,而且設計電路有許多屬于ZEFF的獨特之處。它最大的看點,在于它的微處理電路的應用。如電源部分的微處理電路控制功率放大器的電源供應,而且監控著整個電路的保護狀態。其它如冷卻風扇,負載優化等都有微處理電路,從而使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狀態更穩定,可靠性更高。
汽車功放設計最重要的是電源部分,要想功率放大器能輸出大功率,大電流,并且非線性失真非常低,電源部分可能就要花費很高的成本。Robert Zeff的解決方法就是應用一個高級的微處理電源管理系統,這種電源管理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讓4200SE功率放大器可以接低于2歐的負載時,有著與高阻值負載一樣的電聲特性,音質完全相同。這就可以讓功率放大器連接喇叭的組合可以多樣性。微處理的電源管理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,就是節約了成本,試想如果一個實際每聲道輸出110W功率的功放,其濾波電容要多少呢,按4200SE的功率來計算,至少需要28000mfds,但實際上4200SE通過這種微處理的電源管理,只需要10000mfds即可,這控制了成本,也使其產品的競爭力更強。除了電源部分的微處理之外,4200SE還可以對每個輸出級的溫度進行監控,并實時調整輸出級的負反饋,使信號完全沒有失真。
4200SE標稱兩聲道橋接可以接兩歐的負載,從這里可以看到,它的每個聲道其實最低可以接1歐的負載。如同前面所說的,電源部分是關鍵,因為功放的核心在于你的電源的供電潛力到底有多大,在不同的負載情況下,你可以有效地控制電流輸出,又使整個功放的工作穩定。從用戶層面來看,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功率放大器的接法更加多樣化,根據Robert Zeff設計的數據,其負載其實可以從1-40歐都可以輕松驅動。
總結
4200SE還有許多的細節可調的功能,我沒有再一一去體驗,但從以前的調音經驗來看,多種功能可調,可以讓4200SE對汽車音響調音有更高的精確度,當然,這也需要更高的調音水準。從國外許多的施工案例來看,用ARC的4200SE來推頂級的喇叭,如丹拿,摩雷以及FOCAL等,都有許多經典的案例,這也說明4200SE是一款國際公認的高水準功率放大器,這也無愧于Robert Zeff的金字招牌。從4200SE的超低阻值穩定以及大功率輸出的設計來看,說它是一款百搭功放我相信絕不為過,關鍵是看改裝技師的調音水平,以及客戶的實際需求。
技術參數
功率:4聲道 @ 4 ohms - 110 Watts,4聲道@ 2 ohms-200 Watts,2聲道@ 4 ohms- 400 Watts,2聲道@ 2 ohms- 400 Watts;頻響范圍:4Hz - 100kHz;分頻點:30Hz - 550kHz (x10 330Hz - 5500kHz);低音增益:0 - 15 dB @ 20Hz - 80Hz;信噪比:>90dB;輸入靈敏度:0.3V - 4V;平衡式輸入:0.4V - 8V;最大輸出電流:222A @ 1600 Watts 10% THD;靜態電流:2.3A